首页>励志故事 / 正文
故事很短,却说透了我们的一生
1
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,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,但是老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。
路人看到很奇怪,便问:
“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?”老人答到:“我再怎么回头看,碗是碎的。”
失去的东西就要学着去接受,学着放下。
很多事并不会因为你的悲伤就会回来,结果就会被改变。
2
鹦鹉遇到乌鸦,笼中的鹦鹉安逸,野外的乌鸦自由。
鹦鹉羡慕乌鸦自由,乌鸦羡慕鹦鹉安逸。
二鸟便商议互换。
乌鸦得到安逸,但难得主人欢喜,最后抑郁而死;鹦鹉得到自由,但长期安逸,不能独立生存,最终饥饿而死。
不要盲目羡慕他人的幸福,也许那并不适合你。
不要去攀比,过好自己的日子,享受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。
3
老师问:“有个人要烧壶开水,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,他该怎么办?”
有的同学说赶快去找,有的说去借、去买。
老师说:“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?”
同学顿悟……
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,有舍才有得。
人的精力总会有限,不如“倒掉一些水”,只专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吧。
4
猫和猪是好朋友。
一天猫掉进大坑,猪拿来绳子,猫叫猪把绳子扔下来,结果它整捆扔了下去。
猫很郁闷的说:“这样扔下来,怎么拉我上去?”
猪说:“不然怎么做?”
猫说:“你应该拉住一头绳子啊!”
猪就跳下去,拿了绳子的一头,说:“现在可以了!”
猫哭了,哭得很幸福......
有的人不是很聪明,却值得你终生拥有。
5
老和尚问小和尚:“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,后退一步则亡,你该怎么办?”
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:“我往旁边去。”
天无绝人之路,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,换个角度思考,也许就会明白:
路的旁边,还是路。
6
第一天,小白兔去钓鱼,一无所获。
第二天,它又去钓鱼,还是如此。
第三天它刚到,一条大鱼从河里跳出来,大叫:
“你要是再敢用胡萝卜当鱼饵,我就扁死你。”
你给的都是你自己“想”给的,而不是对方想要的。
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付出,不值钱。
7
穷人问佛:我为什么这样穷?
佛说: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。
穷人: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?
佛:一个人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七种东西。
颜施:微笑处事;
言施:说赞美安慰的话;
心施:敞开心扉对人和蔼;
眼施:善义的眼光给予别人;
身施:以行动帮助别人;
座施:即谦让座位;
房施:有容人之心。
不要有太多没意义的计较,多给予别人,你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财富和快乐。
8
有人问农夫:“种了麦子了吗?”
农夫:“没,我担心天不下雨。”
那人又问:“那你种棉花没?”
农夫:“没,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。”
那人再问:“那你种了什么?”
农夫:“什么也没种,我要确保安全。”
顾虑太多,思虑太多,就会导致束手束脚,一事无成。
#p#分页标题#e#读懂这些故事,人生便无怨言
文/才华水木君
1
看到一个故事。一个老师傅养了一盆兰花,他对这盆淡雅的兰花呵护有加。在他的悉心照料下,兰花也长得十分健康,出落得清秀可人。
有一次,老师傅要外出会友,便把这盆花托付给小徒弟,请他帮忙照看。小徒弟很是负责,像老师傅一样用心呵护兰花,兰花茁壮地成长着。
不想有天突降暴雨,狂风把兰花吹翻砸坏了。小徒弟看到一地的残枝败叶,十分痛心,也很害怕老师傅责怪他。
过几天老师傅回来了,小徒弟向他讲述了兰花的事情,并准备接受他的责怪。可老师傅什么也没说,小徒弟感到很意外,因为那是老师傅最心爱的兰花。老师傅淡淡一笑,说:“我养兰花,不是为了生气的。”
故事虽然简单,但细细想来却让人动容。多少人在工作中垂头丧气,在婚姻里自怨自艾,但我们工作从来都不是为了生气的啊,我们相爱也从来不是为了怨恨的啊。
你若抱怨,处处可抱怨;你若成长,事事可成长。
2
还有一个故事。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,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,老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。路人看到很奇怪,便问:“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?”老人答到:“我再怎么回头看,碗也是碎的。”
这一路上,谁不是跌跌撞撞地前行,我们不断地经历着喜怒悲欢,感受着甜蜜或失落。
失去的东西就要学着去接受,学着去放下。过分纠结过去的人过不好现在,只盯着遗憾的人则看不到更美好的未来。
你若盛开,清风自来;你若精彩,天自安排。做个内心强大的人,过去,一笑而过;将来,安然以待。
3
命运总是爱跟我们开玩笑,有时候,你越是执着什么人、什么事,反而越得不到它。就像手里的沙,你握得越紧,它掉落越快,最终什么也留不下。
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,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年轻时总觉来日方长,可年岁渐长,却越懂得了:生命来来往往,来日并不方长。
时光不语,在沉默中带走了很多人,改变了很多事。而我们只能在略有领悟时,好好把握当下的时光,认真地对待值得的人,认真地过好自己的生活。
那么就从今天起,做一个简单的人,抛下忧伤、放下烦恼,把过去的不快通通舍弃,只一心前行,向着美好出发。
愿你明朗坦荡真诚豁达,有得有失有坚持,能哭能笑能尽欢。
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,想要的都拥有,得不到的都释怀。
#p#分页标题#e#一个真实故事:穷人家孩子的出路在哪儿?
文/刘娜
1
我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,祖上世代为农。
我的父亲一度津津乐道的是,解放后农村阶级划成分时,我们家被划为贫下中农:一贫如洗的清白人家,免遭批斗的光荣阶层。
但这份荣光,并没有持续太久。
伴随我们兄妹三人的出生,结结实实的穷和实实在在的难,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。
这时,他才知道:穷不是件体面的事儿,而是件要命的事儿。
为了摆脱这种穷和难,他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兄妹三人身上。
这个迫切的愿望,或许能从每个期末,他在我们仨成绩单“家长寄语”一栏上,不厌其烦地重复写下那句名言中窥见一斑: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
但很快,他就发现,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读懂这句话的深意。
2
我哥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,比我大4岁。
我妈怀他时,感染病毒,无钱医治,他生下来,就患有严重的眼疾,一只眼几近失明。
因家庭贫困,求医无门,直到娶亲成家,他那只眼也没有做成手术。
但,这并不妨碍他是个聪明的人。
他记性非常好,成绩也优异,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,一直是我望尘莫及的对象。
以至于教过他也教过我的乡村老教师,每批改我的卷子时,都叹口气说:“你的成绩要是像你哥,就好了。”
聪明反被聪明误。
自到乡里读初中,我哥的成绩就一落千丈。
可能是怕人笑话他有眼疾,也可能是想证明自己很厉害,他和一帮男生混到一起,打群架,玩游戏,做坏事,被老师列入坏孩子的黑名单。
父亲骑着二八自行车把他从学校带回来,关在西厢牛屋里含泪用皮带狠狠抽下去。
不思悔改的我哥,硬是不哭不喊不求饶,从此和校园一别两宽,各生欢喜。
15岁时,我哥就随村里的打工队,去北京建筑队盖房子。
干了一年,过年回来时,发工资的老板走到他跟前,忽然宣布:没钱了。
我哥从北京一路哭到家,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去帝都。如今他40多岁了,依旧遵守着这个诺言。
17岁时,我哥去了广州。
此后20多年间,一年365天,他有350天在广州打工,有10多天回老家过年。
哪怕结婚娶亲,哪怕儿女出生,也不例外。
他干的活儿,就是往大小不一、档次各异的包装箱盒上印宋体字。
尽管,他辗转多个厂,下过不少力,受过不少气,甚至因工伤险些残废,到头来并没有挣到什么钱。
最大收获的,是他在老乡聚餐时认识了相貌端庄、勤俭持家的我嫂子,然后生下健康可爱、留守在家的一双儿女。
39岁那年,打工漂泊22年的我哥,忽然宣布:不愿再受资本家的剥削,要自己当家作主做老板。
他和我嫂子来到郑州,租了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门店,投身户外广告制作的大军。
创业比打工更难,哪怕是一家小店。
多少个夜晚,我办事回来,或无聊刷屏时,都能从他朋友圈动态里看见这么一句无奈的说说:“深夜11点,还没吃晚餐。”
每当这时,我就想问问他,当初宁愿被我爸关在牛屋挨打也不愿回学校读书的那个决定,到底对不对。
人生没有后悔药。所以,今天我哥很拼。
为如约把货送到,他曾在电梯停运的深夜,扛着几十公斤的展布爬到20楼;为拉拢一个客户,他曾赔本不赚钱帮人忙活好几天。
甚至为了打点关系,他把我送给他的上等茶叶,转手送给了中间人。。。。。。
像当年一样倔强的他,一直在坚持着赚更多钱,过更好的年。
3
这样的,还有我妹。
我妹比我小4岁,长得比我好看,思维比我敏捷,口才比我顺溜。
在她还是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时,我爸曾当众宣布:我家二闺女,将来是要当大律师的!
希望有多大,失望就有多痛。
我妹初中毕业,没有考上高中。当时,我在读大学,我哥即将成家。
父母希望她能去读职高。
结果,舍身取义的她,像刘胡兰一样一拍胸口,大义凛然地说:“我不读书了,我要去挣钱!”
无私的人,注定是要吃大亏的,因为她为别人弄丢了自己。
我妹也去了南方,先后成为鞋厂、制衣厂、电子厂里的一台机器。
就像很多过早辍学的女孩一样,她最美好的青春年华,都是在闭塞压抑的车间度过。
在广州很多年,她甚至没有去过越秀公园,吃顿牛排披萨。
她能结识的人,除了打工的老家人,就是打工的外乡人。
到了成家的年龄,她回到了老家,嫁给同在外打工的妹夫。
知识的匮乏和眼界的局限,让她意识到自己正在重复母亲们的老路:
愚昧一生,操劳一生,委屈一生。
“再也不能这样活,再也不能这样过。”
发出这样的呐喊后,没有机会成为律师的我妹,决定和坚硬的人生再来一次辩论。
她利用业余时间,考了营养师资格证和月嫂资格证,成为家政服务行业的一员。
代价是,她要把自家娃丢在老家,跑到浙江没日没夜地给别人哄娃,她要用自己脸上的皱纹和浑身的酸痛,换取雇主的年轻和一身的轻松。
然后,才能在月底,拿到或多或少的工资。
她和开集装箱车的妹夫,凭着这样的牺牲,竟然也全款在老家县城买了房。
不久前,她在我面前许愿:等她娃上小学,她就辞工回家,专心陪读。
那一刻,我从她不再年轻不再好看的容颜里,看见了悔恨与觉醒:对自己的悔恨,对知识的觉醒。
4
和我哥我妹相比,我是我们家长得最丑、脑瓜最笨、最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那个孩子。
读小学时,因为数学总不及格,我曾被人嘲笑为“榆木疙瘩脑袋”。
读中学时,因为颜值太低,我眼睁睁看着暗恋的男生一个个和别的姑娘搞起了对象。
但,我不想干农活,不想出去打工,不想像我哥那样被人欺负,也不想像我爸妈那样操劳终生。
怎么办?唯有死读书,唯有读死书。
凭着这种“我笨我怕谁”的硬抗,和成为“父母最后希望”的悲壮,我硬是一步步叩开大学的大门,成为老家小村第一个本科生。
大学四年中,我凭着“我穷我靠谁”的愤青,拼命练笔,爱上写作,在各级媒体发表数万字长短不一的文章。
大学毕业后,我凭着这些拿不到台面上的文章,来到报社上班,从此有机会接近形形色色的人,见识千奇百怪的事,看透人情冷暖的真,写下来自我心的文。
纸媒没落时,我又凭着“我写我怕啥”的执拗,在别人诚惶诚恐或心存侥幸之时,自学管理学、经济学和心理学,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,运营一个公众号,并因此结交更优秀的同行,走向更广阔的世界。
当我走进江苏卫视的演播大厅,当我来到全国自媒同行分享会,满面笑容地自我介绍:
“我来自农村,我父母都是农民”时,我就知道,当年那个饥饿和贫困、自卑和拧巴的时代,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
这个信念,在看到我口出妙语、自信满满的儿子时,更加坚定:
那个长得酷似我的小男生,已经完全没有我当年扭曲苦涩的影子,而在阅读、学习、游玩、探索中,正成为一个阳光美好的少年。
与此同时,靠下苦力在郑州安稳下来的我哥,也在努力结束他家两个孩子的留守命运:
买房和孩子们同住,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,勉励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学得一技之长,才能在社会上立足。
而买了房的我妹,也决定干完手头的活儿,回到县城边做小生意边陪读她的娃,用不一样的起点和平台、努力和耐心,让孩子避免重复她的命运。
5
我那头发花白的老父亲,已多年没有机会在我们的成绩单上签字。
但每当家庭团圆时,他都挥舞着那双铁耙般的大手,语重心长地对儿孙们继续重复着: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啊。”
这,就是我们家的故事。
一个穷人之家的故事,一个底层之家的故事,一个最普通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家庭的故事。
故事的最后,我还想把父亲说的另外三句话,分享给你们听:
穷人家的孩子,一定要好好学习,哪怕有一丝机会,也不要放弃读书,这是穷人唯一的捷径。
穷人家的孩子,一定要不怕吃苦,吃得苦中苦,才可能追赶上别人,这是穷人最后的尊严。
穷人家的孩子,一定要不能太急,只要一代比一代强,这就是穷人最大的脸面。
- 上一篇:一个真实故事:穷人家孩子的出路在哪儿?
- 下一篇:读懂这些故事,人生便无怨言
猜你喜欢
- 2020-10-16 不要和诱惑较劲,而应离得越远越好——招聘司机
- 2021-08-21 感悟人生
- 2021-06-24 不要随便拔鸡毛
- 2021-05-07 在暗处蓄光
- 2021-03-29 为别人打开一扇窗
- 2021-03-28 水里的“洞”
- 2020-10-25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
- 2021-05-02 我为什么要劝你留在大城市?
- 2021-09-05 唐甄名言
- 2021-08-27 诡辩论的例子故事两则
- 搜索
-
- 2021-09-16把梳子卖给和尚
- 2019-06-19最强大脑鬼才之眼水哥王昱珩资料简介
- 2019-10-01现代文翻译成古文,你是否也被惊艳到了
- 2021-08-04我喜欢世界上的这三样东西
- 2021-08-23英语爱情名言警句
- 2020-10-22佛教大师:星云大师简介
- 2021-08-26浅谈男女之交
- 2021-05-20雷锋生平简介
- 2019-08-10欧美励志电影排行榜
- 2019-10-24放低姿态匍匐前进
- 2024-11-05富在术数不在劳身,利在势局不在力耕
- 2024-03-11阻碍阶级跨越的,是流淌在身体里的故乡
- 2024-02-15底层逆袭的五点方向
- 2023-08-14你应该始终保密的12件事
- 2023-08-03慢慢变得幸福
- 2023-05-03面对父母催婚、催生、与父母三观不一致怎么办?
- 2023-05-03三观正常的一段话
- 2023-04-27最令你醍醐灌顶的一句话是什么?
- 2023-03-25一生的安慰系列:今生我们相约携手爱情篇: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相遇
- 2023-03-12中年以后 把这四样经营好 就是在赚钱
- 2021-08-23谁偷走了我的励志名言
- 2021-06-29弗兰西斯·培根名言
- 2021-05-30里根的鞋
- 2021-09-16人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
- 2020-09-17用文盲对付才子
- 2021-08-24徐小平:做给俞敏洪看看
- 2021-04-16人人都该知道的十大人生哲学
- 2021-09-0530句至理名言,句句大智慧
- 2021-06-301.3米高的树
- 2021-04-11攀登者,落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