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!

首页>励志故事 / 正文

5个亲情幽默故事,感悟太深了

admin 2019-08-09 15:40:57 励志故事 203 ℃

  5个亲情幽默故事,感悟太深了

  1

  散步

  一女在违背父亲意愿下结婚,离婚,父女反目,生活贫困并携一子。

  其母心慈,劝女儿趁其父散步的空闲带着儿子回家吃顿热饭,于是便常带着儿子刻意避开父亲回娘家吃饭。

  直到一日下雨,父女两人在社区偶然相遇回避不及,父亲看着女儿说:以后回家吃饭就别躲躲藏藏的,害得我下大雨都得出来!

  父亲,总是为你默默付出的那一个,无论你做错了什么,他都会无条件原谅你。

  2

  墙下

  一男生高中时沉迷网路,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。

  一日他照例翻墙,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归,面色古怪,问之不语。从此认真读书,不再上网,学校盛传他见鬼了。

  后来他考上名校,昔日同学问及此事,他沉默良久说: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,父亲舍不得住旅馆,在墙下坐了一夜。

  拥有了亲情,就拥有了努力向上的动力。我们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子女,希望所有的子女都能知道父母的辛劳。

  3

  染发

  今天爸爸在家自己染头。我就问他:爸,你都快60了还染头发干嘛啊,还想有桃花运啊?

  爸说:“每次我回老家前都把头发染黑,那样你奶奶看见就会以为我还年轻,她也不老了。”

  关心子女,照顾孙辈,但也别忘了在家里的老父母们!

  4

  追到

  族中一爷爷辈人,七十多了,竟然在大门外跟几个五六岁小屁孩坐泥地上打弹珠,还大呼小叫耍赖。

  被祖奶奶听到了,拄着拐棍出来就要揍他,他起身就跑。

  结果还是被追上,结结实实挨了一棍子。事后他微笑的说:“要不是怕我妈摔倒,她是追不到我的……”

  无论多大年纪,妈妈总是那个最温暖的存在,总是我们花一辈子去呵护关心的人。

  5

  功夫

  爸爸:儿子你觉得爸爸壮吗? 儿:嗯。

  爸爸:你觉得少林功夫厉害吗? 儿子:厉害。

  爸爸:如果我剃成光头,练少林功夫好吗? 儿子拍手:太好了!

  第二天,儿子看到光头的爸爸,高兴地说:“爸爸加油,一定要练成高手。”

  那天,是爸爸化疗的前一天。

  玩笑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善意的谎言,我们不要光看表现,还要看到事情的本质。

  这5个小故事,不仅有趣,还富有哲理,特别是最后一个,看得我心头一紧,眼眶发红。其实,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,为子女无私奉献着!

#p#分页标题#e#

  一个真实故事:穷人家孩子的出路在哪儿?

  文/刘娜

  1

  我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,祖上世代为农。

  我的父亲一度津津乐道的是,解放后农村阶级划成分时,我们家被划为贫下中农:一贫如洗的清白人家,免遭批斗的光荣阶层。

  但这份荣光,并没有持续太久。

  伴随我们兄妹三人的出生,结结实实的穷和实实在在的难,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。

  这时,他才知道:穷不是件体面的事儿,而是件要命的事儿。

  为了摆脱这种穷和难,他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兄妹三人身上。

  这个迫切的愿望,或许能从每个期末,他在我们仨成绩单“家长寄语”一栏上,不厌其烦地重复写下那句名言中窥见一斑: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

  但很快,他就发现,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读懂这句话的深意。

  2

  我哥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,比我大4岁。

  我妈怀他时,感染病毒,无钱医治,他生下来,就患有严重的眼疾,一只眼几近失明。

  因家庭贫困,求医无门,直到娶亲成家,他那只眼也没有做成手术。

  但,这并不妨碍他是个聪明的人。

  他记性非常好,成绩也优异,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,一直是我望尘莫及的对象。

  以至于教过他也教过我的乡村老教师,每批改我的卷子时,都叹口气说:“你的成绩要是像你哥,就好了。”

  聪明反被聪明误。

  自到乡里读初中,我哥的成绩就一落千丈。

  可能是怕人笑话他有眼疾,也可能是想证明自己很厉害,他和一帮男生混到一起,打群架,玩游戏,做坏事,被老师列入坏孩子的黑名单。

  父亲骑着二八自行车把他从学校带回来,关在西厢牛屋里含泪用皮带狠狠抽下去。

  不思悔改的我哥,硬是不哭不喊不求饶,从此和校园一别两宽,各生欢喜。

  15岁时,我哥就随村里的打工队,去北京建筑队盖房子。

  干了一年,过年回来时,发工资的老板走到他跟前,忽然宣布:没钱了。

  我哥从北京一路哭到家,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去帝都。如今他40多岁了,依旧遵守着这个诺言。

  17岁时,我哥去了广州。

  此后20多年间,一年365天,他有350天在广州打工,有10多天回老家过年。

  哪怕结婚娶亲,哪怕儿女出生,也不例外。

  他干的活儿,就是往大小不一、档次各异的包装箱盒上印宋体字。

  尽管,他辗转多个厂,下过不少力,受过不少气,甚至因工伤险些残废,到头来并没有挣到什么钱。

  最大收获的,是他在老乡聚餐时认识了相貌端庄、勤俭持家的我嫂子,然后生下健康可爱、留守在家的一双儿女。

  39岁那年,打工漂泊22年的我哥,忽然宣布:不愿再受资本家的剥削,要自己当家作主做老板。

  他和我嫂子来到郑州,租了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门店,投身户外广告制作的大军。

  创业比打工更难,哪怕是一家小店。

  多少个夜晚,我办事回来,或无聊刷屏时,都能从他朋友圈动态里看见这么一句无奈的说说:“深夜11点,还没吃晚餐。”

  每当这时,我就想问问他,当初宁愿被我爸关在牛屋挨打也不愿回学校读书的那个决定,到底对不对。

  人生没有后悔药。所以,今天我哥很拼。

  为如约把货送到,他曾在电梯停运的深夜,扛着几十公斤的展布爬到20楼;为拉拢一个客户,他曾赔本不赚钱帮人忙活好几天。

  甚至为了打点关系,他把我送给他的上等茶叶,转手送给了中间人。。。。。。

  像当年一样倔强的他,一直在坚持着赚更多钱,过更好的年。

  3

  这样的,还有我妹。

  我妹比我小4岁,长得比我好看,思维比我敏捷,口才比我顺溜。

  在她还是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时,我爸曾当众宣布:我家二闺女,将来是要当大律师的!

  希望有多大,失望就有多痛。

  我妹初中毕业,没有考上高中。当时,我在读大学,我哥即将成家。

  父母希望她能去读职高。

  结果,舍身取义的她,像刘胡兰一样一拍胸口,大义凛然地说:“我不读书了,我要去挣钱!”

  无私的人,注定是要吃大亏的,因为她为别人弄丢了自己。

  我妹也去了南方,先后成为鞋厂、制衣厂、电子厂里的一台机器。

  就像很多过早辍学的女孩一样,她最美好的青春年华,都是在闭塞压抑的车间度过。

  在广州很多年,她甚至没有去过越秀公园,吃顿牛排披萨。

  她能结识的人,除了打工的老家人,就是打工的外乡人。

  到了成家的年龄,她回到了老家,嫁给同在外打工的妹夫。

  知识的匮乏和眼界的局限,让她意识到自己正在重复母亲们的老路:

  愚昧一生,操劳一生,委屈一生。

  “再也不能这样活,再也不能这样过。”

  发出这样的呐喊后,没有机会成为律师的我妹,决定和坚硬的人生再来一次辩论。

  她利用业余时间,考了营养师资格证和月嫂资格证,成为家政服务行业的一员。

  代价是,她要把自家娃丢在老家,跑到浙江没日没夜地给别人哄娃,她要用自己脸上的皱纹和浑身的酸痛,换取雇主的年轻和一身的轻松。

  然后,才能在月底,拿到或多或少的工资。

  她和开集装箱车的妹夫,凭着这样的牺牲,竟然也全款在老家县城买了房。

  不久前,她在我面前许愿:等她娃上小学,她就辞工回家,专心陪读。

  那一刻,我从她不再年轻不再好看的容颜里,看见了悔恨与觉醒:对自己的悔恨,对知识的觉醒。

  4

  和我哥我妹相比,我是我们家长得最丑、脑瓜最笨、最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那个孩子。

  读小学时,因为数学总不及格,我曾被人嘲笑为“榆木疙瘩脑袋”。

  读中学时,因为颜值太低,我眼睁睁看着暗恋的男生一个个和别的姑娘搞起了对象。

  但,我不想干农活,不想出去打工,不想像我哥那样被人欺负,也不想像我爸妈那样操劳终生。

  怎么办?唯有死读书,唯有读死书。

  凭着这种“我笨我怕谁”的硬抗,和成为“父母最后希望”的悲壮,我硬是一步步叩开大学的大门,成为老家小村第一个本科生。

  大学四年中,我凭着“我穷我靠谁”的愤青,拼命练笔,爱上写作,在各级媒体发表数万字长短不一的文章。

  大学毕业后,我凭着这些拿不到台面上的文章,来到报社上班,从此有机会接近形形色色的人,见识千奇百怪的事,看透人情冷暖的真,写下来自我心的文。

  纸媒没落时,我又凭着“我写我怕啥”的执拗,在别人诚惶诚恐或心存侥幸之时,自学管理学、经济学和心理学,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,运营一个公众号,并因此结交更优秀的同行,走向更广阔的世界。

  当我走进江苏卫视的演播大厅,当我来到全国自媒同行分享会,满面笑容地自我介绍:

  “我来自农村,我父母都是农民”时,我就知道,当年那个饥饿和贫困、自卑和拧巴的时代,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

  这个信念,在看到我口出妙语、自信满满的儿子时,更加坚定:

  那个长得酷似我的小男生,已经完全没有我当年扭曲苦涩的影子,而在阅读、学习、游玩、探索中,正成为一个阳光美好的少年。

  与此同时,靠下苦力在郑州安稳下来的我哥,也在努力结束他家两个孩子的留守命运:

  买房和孩子们同住,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,勉励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学得一技之长,才能在社会上立足。

  而买了房的我妹,也决定干完手头的活儿,回到县城边做小生意边陪读她的娃,用不一样的起点和平台、努力和耐心,让孩子避免重复她的命运。

  5

  我那头发花白的老父亲,已多年没有机会在我们的成绩单上签字。

  但每当家庭团圆时,他都挥舞着那双铁耙般的大手,语重心长地对儿孙们继续重复着: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啊。”

  这,就是我们家的故事。

  一个穷人之家的故事,一个底层之家的故事,一个最普通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家庭的故事。

  故事的最后,我还想把父亲说的另外三句话,分享给你们听:

  穷人家的孩子,一定要好好学习,哪怕有一丝机会,也不要放弃读书,这是穷人唯一的捷径。

  穷人家的孩子,一定要不怕吃苦,吃得苦中苦,才可能追赶上别人,这是穷人最后的尊严。

  穷人家的孩子,一定要不能太急,只要一代比一代强,这就是穷人最大的脸面。

#p#分页标题#e#

  刘奕君:热爱一件事,最坏的结果是大器晚成

  文/白月

  在新一期的《声临其境》中,“百变星君”刘奕君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声音的盛宴。

  从《康熙大帝》中康熙祭奠时的豪迈与孤独,到动画片《宝莲灯》中不停哭诉的孙悟空的委屈与不甘;

  从春节温馨短片中诉说变化的老爷爷的沧桑与无奈,到最后与刘芮麟合作再现了《伪装者》中,王天风处死于曼丽,劝说明台离开军校的精彩片段。

  他用多变的声音给观众带来了惊喜,更被王刚称赞为“亦庄亦谐,亦正亦反。”

  百变,不仅是他声音的特点,更是他生命的体现。

  1

  很多人是从这两年大火的电视剧中认识刘奕君的。《伪装者》中的王天风,《琅琊榜》中的谢侯爷,《致青春》里的老师周渠,还有《外科风云》里的扬帆。他总是能把配角刷出主角光环,让观众对他过目不忘。

  他说,每演一个角色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,之所以会出现不同,是因为我会进行二次加工去塑造角色,这也是每一个角色都能让观众觉得有新东西的原因之一。

 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地细节处理,是他在《伪装者》中拿过被自己暗恋的于曼丽含着的棒棒糖舔了舔。这一“舔”把王天风内心的复杂与扭曲表达得淋漓尽致,让观众大呼过瘾。

  他演《致青春》时,饰演的周渠和郑微之间的感情很复杂,虽然是师徒,却有更细腻的情感。当郑微去看望周渠,一把抓住他的手时,周渠没说话,把另一只手放在她的手上,轻轻拍了两下。

  在刘奕君看来,拍与不拍、拍一下还是拍两下也需要琢磨。他说,我们之间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,如果她抓着我的手,我的另一只手不动,会显得不近人情,但瞎动,又过度了,所以分寸感特别重要。拍两下,这种感情就是师生情了。

  有了这样用心的琢磨,刘奕君演绎的角色简直千人千面。

  角色百变,是因为用心体验;反复钻研,是因为对表演地热爱。

  2

  如今的刘奕君凭借着精湛的演技俘获了观众的心。但在最初,他的演艺之路并没有这么顺利。

  北影毕业后,几经辗转,终于在27岁时重回北京,重拾演员身份。但每一个新的起步总非易事。经常是,刚刚谈妥的角色会忽然换人,自己还在准备人物的案头工作就被通知不用来剧组了……无人赏识,没人给机会,刘奕君很苦闷。

  当所有的路都被堵死的时候,他没有暴跳如雷,没有借酒浇愁,更没有不停倾诉……而是早早起床,背上双肩包,装上折叠刀和苹果独自去爬香山。爬到山顶,摸着脸上析出了盐粒的汗渍,望着北京城,削上一个苹果吃了。

  那段日子刘奕君,会半夜失眠。睡不着觉了就出去跑步,下着小雨,也跑了五公里。一回来就发烧了。只能独自去输液打吊瓶。

  他的孤独、悲愤全在爬山中,在跑步中化解,剩下的只有对表演的热爱。他说,我觉得自己是瓦片下的草从来没有被压弯过。你觉得特别暗的时候,就是离天亮不远了。

 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,因为热爱所以等待。熬过漫长无戏可演的日子,终于换来了人生的春天。他逐渐被人熟知,被人喜爱。

  真正厉害的人,面对逆境从不抱怨,因为他们心中有热爱。即使身处绝望,即使孤独前行,也要主动出击,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  没有磨难,就无法到达热爱的彼岸。

  3

  在《鲁豫有约》中,鲁豫问刘奕君,有没有这样的困惑,感到以前的角色演得也很好,为什么偏偏只有到演王天风这个角色的时候才有人看到,才能火。难道是以前演的不好吗?

  刘奕君说,我觉得任何一个事情都不是独立存在的,都是天时地利人和造成的。我要尊重我自己演过的每一个角色。我没有一个镜头敢去敷衍。不是一场戏我不敢大意,而是每一个镜头我都不敢大意。

  在《父母爱情》里,刘奕君演了一个知识分子。从50年代开始,只要这个人物一出场就是相隔了十年,而这十年间发生的委屈,心酸,幸福等,剧本是不会展现的,因为,这是一条副线。

  他说,有好几场戏都是张力特别大的激情戏。那种憋屈太累了,你一定要有极强心理储备,想很多东西,才能在那场戏里爆发出来。那个角色的难度比王天风大多了。

  对每一个镜头负责,即使是副线也不敢含糊,也要调动更多的储备把角色演好。这都源于对表演的热爱。这种热爱,让他不敢辜负每一个角色,哪怕是配角。

  甚至他说,很感谢以前拍了很多不是男一号的戏,恰恰是那一个一个不是主角的角色磨练了自己,自己特别感谢那段岁月,真的让人成长。

  二十年地积累与沉淀,使他在一个个角色中大放异彩,让人们体会到厚积薄发的热爱。

  4

  荀子说,自知者不怨人,知命者不怨天。

  明白自己心中的热爱,就会执着追求,不会怨天尤人。不信命,就拼命做到无可替代;不怨命,遵从命运地安排,沉淀力量才能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。

  粉丝说,他的眼睛会演戏,不仅是眼睛,他也用一张会说话的脸证明了,重要的不是这张脸经过岁月变成了什么样,而是岁月里他学会了在脸上写些什么。

  谁的人生不曾经历磨难,谁的人生不曾历经变数。流水撞击石块才能溅起浪花,钢铁经过锻造才能经受重压。在磨难中、在变数中不忘初心,执着于热爱方显人生本色。

Tags: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